2015年2月3日下午,我司召开了2014年度年终总结会议,公司总经理张辉及其他在深员工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总工程师肖晓凌主持。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由安全质量部经理对公司2014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做了总结,对2015年的安全工作做了安排;二是由工会主席对公司2014年的工会工作进行了小结,并提出2015年的工会工作计划;三是由公司总经理对公司2014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五点希望:加强学习、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干部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四是对2014年优秀员工、安全先进个人、安全活动积极分子和工会活动积极分子等进行了表彰和颁奖。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9月1日笔者获悉,海油工程设计公司成功研发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不停产在线锚泊安全成套技术,我国FPSO单点系泊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再攀高峰。 系泊系统是FPSO技术中最关键的设施之一,被称作FPSO的“命根子”。以往FPSO系泊系统设计与制造一直垄断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一旦系泊系统出现故障,就需要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提供解决方案,不仅费用极高,油田生产时率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次FPSO不停产在线锚安全成套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意义重大。 据悉,该项科技成果已于今年7月成功应用于“海洋石油111”FPSO。“海洋石油111”服务于番禺4-2/5-1油田,其系泊系统由国外一家公司设计并安装。近年来,系泊系统亟待升级更新,海油工程设计公司采用比外国公司更先进的设计方法,结合水下检测结果,创新性地开展了包括系泊锚腿、吸力锚在内的成套详细设计工作,不仅使FPSO恢复了“健康”,也弥补了外国公司存在的设计缺陷。 此前,设计公司已经通过“‘胜利号’FPSO可行性研究”等科研课题初步掌握了系泊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讯员 刘波
7月10日,锦州20-2SW、锦州21-1WHPA平台拆除及相关海管海缆弃置施工项目的主作业船——“芝罘岛”号已抛锚就位,开始施工作业,我国首例整装油田拆除项目海上施工工作正式展开。 锦州20-2SW、锦州21-1WHPA平台分别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2007年,均在今年弃井停止服役。根据《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废弃处置管理办法》规定,要对两座废弃平台进行组块、导管架、海管海缆、火炬臂、栈桥以及其他结构附属物一并拆除。 针对此次拆除,海油工程维修公司平台检测拆除部从去年就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工作。整个海上施工预计今年9月底结束。(通讯员 宋海涛 马群)
6月27日获悉,由海油工程深圳公司实施的“南海奋进”号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单点系泊系统维修项目提前10天完工, 这是国内首个FPSO解脱后新式系泊系统现场直接更换作业。(邓益波)
春节前夕,从曹妃甸11-1/2油田传来喜讯,由海油工程高泰公司(下称高泰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石油112’单点系泊监测预报系统”运行平稳,数据采集传输顺畅。该系统于2013年1月30日通过海上验收,是目前全球唯一针对水下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设计的监测预报系统。 该系统成功实现对水下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的量身设计,能够全过程、全方位监测单点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及响应预报和装配载优化模块,可实现海洋环境条件、FPSO六自由度运动和位置、单点系泊力、单点上部结构振动等信息的高精度实时监测。 据高泰公司总经理张益公介绍,该系统还可根据输入的环境条件及不同的装配载工况,快速给出FPSO的运动状态及系泊系统受力,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极端环境下FPSO的装配载建议。 “海洋石油112”采用的水下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于2004年7月正式运行,2014年单点系泊系统将实现新老更替。“我们设计的监测预报系统,将实时监测新老单点运行中的各项指标,保障老单点安全过冬,验证新单点设计指标,确保新单点顺利运行。”张益公说。 截至目前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获取了大量的现场资料,为单点系泊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 高泰公司同时研发了“海洋石油111”和恩平FPSO单点系泊监测预报系统,验收合格后,将弥补该类型系统在南海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上的应用空白。这也标志着该公司已经掌握了软钢臂式和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监测预报系统设计、开发和集成能力,可以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系统设计、采办支持、系统集成和开发、安装支持以及关键设备在内的各项技术服务。(通讯员 吴翠萍 刘超)
单点系泊系统是指保持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围绕固定点自由回转的系统。作为FPSO的中枢纽带,其结构的完好性至关重要。该系统因水下检测的限制,问题往往在“质变”时才被发觉,如何对系统做有效“体检”,一直是油田作业者的一块“心病”。目前,海油发展采油公司技术中心(下称技术中心)推出的系泊监测预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单点系泊系统的安全状态,有效医治了这一“心病”。 系泊监测预报技术类似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通过在系泊系统关键部位“定点”监测,从而衡量整个系统安全性。系泊监测预报技术由现场监测技术、传感集成技术、数据实时采集显示技术以及基于风险的预报技术等四项核心技术整合而成,可24小时连续监测作业海域环境数据、FPSO运动过程及关键构件的受力状况,能够发现常规检测不易发现的“内伤”,是临床分析系泊系统、判断“健康状况”的重要客观依据。 据了解,传统检测方法以外观常规检测为主,且检测的项目和类别比较单一,根本无法及时发现处于“量变期”的隐患。 为此,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FPSO单点系泊在线监测系统”项目组,在总公司开发生产部及研究总院的支持下,以“海洋石油112”、“海洋石油113”FPSO为目标进行试验。 通过该项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实时采集作业海域环境数据及FPSO运动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处理后,可对系泊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报,并提出主动应对举措。 除了在线监测功能,其获得的数据可在系泊系统评估、各FPSO作业海域完整环境数据库完善、台风来临前装配载优化、系泊系统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系泊监测预报技术已应用在“海洋石油113”和“海洋石油112”FPSO上,新建的“海洋石油118”FPSO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订制”了该项技术。 “下一步,争取在各海域FP-SO进行技术推广,并着手建立FPSO单点系泊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开展‘系泊钢缆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以此推动单点系泊系统的完整性管理。”技术中心经理刘瑜珩说。(通讯员 李岩 严明)单点系泊系统是指保持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围绕固定点自由回转的系统。作为FPSO的中枢纽带,其结构的完好性至关重要。该系统因水下检测的限制,问题往往在“质变”时才被发觉,如何对系统做有效“体检”,一直是油田作业者的一块“心病”。目前,海油发展采油公司技术中心(下称技术中心)推出的系泊监测预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单点系泊系统的安全状态,有效医治了这一“心病”。 系泊监测预报技术类似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通过在系泊系统关键部位“定点”监测,从而衡量整个系统安全性。系泊监测预报技术由现场监测技术、传感集成技术、数据实时采集显示技术以及基于风险的预报技术等四项核心技术整合而成,可24小时连续监测作业海域环境数据、FPSO运动过程及关键构件的受力状况,能够发现常规检测不易发现的“内伤”,是临床分析系泊系统、判断“健康状况”的重要客观依据。 据了解,传统检测方法以外观常规检测为主,且检测的项目和类别比较单一,根本无法及时发现处于“量变期”的隐患。 为此,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FPSO单点系泊在线监测系统”项目组,在总公司开发生产部及研究总院的支持下,以“海洋石油112”、“海洋石油113”FPSO为目标进行试验。 通过该项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实时采集作业海域环境数据及FPSO运动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处理后,可对系泊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报,并提出主动应对举措。 除了在线监测功能,其获得的数据可在系泊系统评估、各FPSO作业海域完整环境数据库完善、台风来临前装配载优化、系泊系统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系泊监测预报技术已应用在“海洋石油113”和“海洋石油112”FPSO上,新建的“海洋石油118”FPSO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订制”了该项技术。 “下一步,争取在各海域FP-SO进行技术推广,并着手建立FPSO单点系泊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开展‘系泊钢缆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以此推动单点系泊系统的完整性管理。”技术中心经理刘瑜珩说。(通讯员 李岩 严明)
2月18日,从海油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下属的维修/管道公司引进新型热水服系统,并顺利完成陆地试验验收工作。 热水服系统主要用于克服冬季潜水或者大深度潜水时的低温困难,可以提高潜水员水下舒适度。本次验收的这套热水服系统从英国进口,采用柴油加热方式提供热水,配备了2台潜水泵、2台增压泵及3台燃烧锅炉,最多可为3名潜水员提供热水。 试验过程中,潜水员身着热水服,亲身体验了热水服的供热效果。当出水温度设定在45~50摄氏度时,潜水员体感舒适,未发生忽冷忽热难以承受的情况。 热水服系统未引进前,潜水员在渤海湾进行冬季潜水作业时,在接近零度的海水中仅能坚持45分钟左右。该系统应用后,潜水员可以完全不受低温影响,水下作业时间可以大大延长,综合作业效率可提升约50%。(通讯员 陈勇 邓平
8月14日晚,海油工程维修公司施工人员成功完成曹妃甸作业公司CFD11-1/2油田新单点水下刚臂(YOKE)与“海洋石油112”FPSO的连接,这是世界首例、也是唯一的一例水下刚臂式FPSO解脱再连接作业。 “海洋石油112”FPSO及其单点系统是整个油田油气传输的中心,FPSO的解脱和再连接作业是曹妃甸油田复产难度最大、风险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节点,整个施工包括FPSO与老单点的解脱、在附近安全海域巡航、FPSO与新单点的连接。该项作业的完成直接推动了曹妃甸油田复产的进程。(通讯员 闫斌 刘雪宜)
8月4日获悉,海油工程承担的国家“十二五”863课题“基于摩擦叠焊的水下结构物修复系统关键技术”已完成水下摩擦叠焊原理样机研制工作,并进入工程样机研制的准备阶段。 “摩擦叠焊技术受水深的影响较小。”焊接工程师杨帆说。传统手工电弧焊接受深水水压、水流等影响,其稳定性和焊接黏合性都会大大降低,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焊点偏差,影响整个管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摩擦叠焊技术利用消耗塞棒原理,其提供的压力可直接将塞棒填充到气孔里完成焊接,水下焊接更加高效、稳定。焊接工程师许威说:“水下结构物摩擦叠焊修复系统为我国海洋工程走向深水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通讯员 刘光雅 杨帆 刘斌)
7月31日记者获悉,在FPSO不解脱、油田不停产的情况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下称深圳分公司)已成功完成国内首例FPSO系泊系统在线更换。 7月13日凌晨,随着潜水员将连接件扣上位于水下105米深的最后一根锚链,由3组9条系泊腿组成的水下系泊系统将15万吨重的“海洋石油111”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牢牢地“拴”在海面上。 服役于番禺油田的“海洋石油111”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已达到10年设计寿命,系统各组成部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磨损。中国海油首次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新系泊系统,顺利实施“移植手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壁垒。新系泊系统按照新的安全标准设计,改造后可使用20年,打破了番禺油田后续滚动开发的一大瓶颈。 在“海洋石油111”系泊系统更换期间,油田生产、水面提油和水下施工同时进行。经过方案优化,每条系泊腿的更换周期从最初的8天缩短到4天,同时深圳分公司抓住了今年最佳气候窗口,海上施工较计划提前1个月完工。据番禺作业公司总经理陈捷俊介绍,采取在线更换的方案使番禺油田保持了高产稳产,可避免近800万桶原油的产量损失。 从2006年开始,深圳分公司联合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厂家开展技术攻关,自主维修和改造了南海东部海域7套单点系泊系统,逐步掌握了单点系泊系统的核心技术。系泊系统实现从国外总包到国内设计、国内制造的跨越,为我国海洋工程自主进军深水提供了新保障。(记者 牟银滔 通讯员 杨天笑 秦利雯)